![新闻采访写作内容梳理[本文共12472字]](https://img.hxli.com/upload/7731.jpg)
第一章消息报道的写作要领一、 消息的基本分类按照内容分:动态消息、经验消息、综合消息、述评性消息、人物消息。按长度分:长消息、短消息、简 讯、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按与受众关系分:硬新闻和软新闻1动态消息:又称动态新闻,它迅速、及时、简短地报道新近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新气象等。特点是内容较单一,文字较精简,一般以一地一事、一人一事为对象,篇幅短小,文字简洁。2、综合消息:综合反映带全局性的情况、动向、成就和问题的报道。它涉及的面较广,声势较大,能给人较为完整的印象。 要求占有全面、充分、典型的材料,将概貌的介绍与具体事例的叙述结合起来,做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讲求点面结合以及观点和材料的统一3经验性消息是对某地区、某单位或某部门在工作中取得的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成功经验或典型做法的报道。 它既有概括的观点,又有具体的作法,偏重于交待情况、叙述做法、反映变化、总结经验。4人物消息:以人物为主的消息,迅速地反映新闻人物的某种行为或某个侧面。 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选取新鲜、典型的事实材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精神面貌,以人表事、以事显人。人物消息的特点是篇幅短小,叙事单一,有一定的故事性。 5述评性消息:是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来反映国内外重大事件的一种消息报道。 除具有动态消息的一般特征外,还往往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由作者直接发出一些必要的议论,简明地表示作者的观点。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技巧上,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风格上,消息朴实,通讯富有文采时效上,通
讯不如消息更迅速及时二、新闻报道写作要领(一)确定目标 写作之前要先确定报道的目的是什么?报道的性质为何?(如一般报道或专访或侧记、花絮??),传播的主要对象是哪些人?(二)掌握主题 记者不能掌握主题,是造成新闻写作难有表现的主因,采访之后,资料丰富却难以下笔,是因为构思时千头万绪,杂乱无章。因此,掌握主题是新闻写作的主要窍门。 新闻主题: 一篇报道的主旨。即指新闻事实所提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表明的中心思想。新闻主题的特性:新闻主题基于事实,高于事实既有丰富性又有集约性 确定新闻主题的原则政治上重要。最能实事求是反映实际情况。为受众所注意的新闻事实。涉及问题最迫切的新闻事实 多主题的处理忍痛割爱保留精华 。一分为二 。进行系列报道新闻主题提炼深化法追根究源法 对比联系法 以小见大法 (三)材料取舍 从事新闻写作,只有透过记者的判断、取舍,在庞杂的素材中选出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加以敘述,才能达到新闻精炼、实在的境界。1、新闻材料:构成新闻事实的各种原始情况、资料的总称。材料性质:新闻事实材料、背景事实材料、言论性材料 材料获取方式:直接材料、间接材料直接材料:即第一手材料,是记者直接从新闻现场耳闻目睹得来的材料。直接材料报道中往往成为最重要最生动的材料。其优点是真实、可信、生动形象,对间接材料还有订正的作用。间接材料:即由他人给记者提供的材料。根据新闻事实到记者手中经过的叙述者的次数,可分为第二手材料,第三手材料。其优点是可印证直接材料;缺点是经过转述,容易掺假,需认真识别。 2、新闻材料的鉴别材料来源 材料的性质 材料形成的时间 材料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对同一内容的材料进行比较、分析 3、选择新闻材料的标准围绕新闻主题选材 选择真实的材料 选择有较大新闻价值的材料 选择符合新闻政策的材料 选择新颖、生动、有特色的材料 4新闻材料运用间接材料一般要交代来源,除非是尽人皆知的背景材料。
需要交代来源的材料A 交代清材料提供者的身份B 对有争议的事件,说法不同的问题,同时交代双方的材料来源 C 注意保护材料来源 (四)遣词造句 (新闻语言)新闻写作需要把握受众的教育程度与兴趣,语言力求浅显易懂、通俗明白、深入浅出,使受众容易了解。 新闻语言和其他语言的与区别A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 B新闻语言与公文语言 C新闻语言与科学论著语言 (五)新闻角度1、新闻角度:新闻事件(事实)表现的着眼点和侧重点,记者选择一个最能反映新闻主题的侧面作为报道的切入点确定新闻角度的方法:居高临下法以小见大法 逆向思维法(六)快捷准确新闻写作与一般写作的差异就在于速度。新闻的价值就在于它必须有新的东西、新的事实、新闻的观念、在第一时间,快速有效地传播给受众。因此掌握时效,迅速成文,而且必须正确无误,是新闻写作的重要原则。
第二章新闻特写及其采写要求 一、新闻特写的定义与特点(一)定义新闻特写是区别于消息与通讯的一种体裁。它选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段,通过多种表现手法进行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二)特点特写作为一种常见的新闻文体,除了具有新闻的基本特征,还有着自己独有的文体特征。1.新闻特写与消息报道对比共同点:都是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不同点:消息往往扼要地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特写则抓住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段进行详细描述。 特写虽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但含有主观成分;消息则是纯客观的报道。特写较少用倒金字塔式,多用正金字塔式。消息是一种朴素的描述,特写则需要比较美丽的词藻。2.新闻特写和通讯报道对比:共同点都重视运用形象思维,生动而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特写和通讯的差别:通讯向人们展示新闻事实的纵剖面,而特写则是充分地展示新闻事实的横截面,要抓住重点,突出重点,突现其最精采最有特征的部位。因此,特写比一般通讯写得更集中、细腻、突出。二、新闻特写的种类1、人物特写:以报道人物为主,通常配合时事来写。他们的经历必须是有趣、不寻常、值得同情、可以借鉴、或是有启发作用的2场面特写:把新闻事件中最典型、最生动感人的场面,深入细致、绘影绘声地描写,把当时的动人场面于受众面前再现3趣味性特写:一些新闻事件的价值不大,但内容轻松有趣,可以用特写形式来报道。如节日、比赛或展览等。三、新闻特写的采访要求镜头感:巧妙的截取;适当的放大 透视感:强调以小见大的传播效果现场感:来自记者的现场目击。情景交融,历历在目。 1、选准一个镜头,包括选准一个片段,一个情节加以放大。2、抓住生动的人物形象。3、抓住富有感情色彩的场景。4、抓住新闻事件的高潮部分。5、抓住细节。细节要有特点、细节要有动感四、新闻特写的写作方法:新闻性不是新闻特写的首要考虑,但文章的描写角度和背后的信息却十分重要。新闻特写的取材要集中、细致,角度要新鲜、特别,要突出新闻事件或人物最精彩和感人的部分,要使人难忘。内容重视情节,结构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开头的两个任务: (1) 必须具有吸引力,引起观众和听众的兴趣 (2) 为文体定调,让受众知道所看(听)的报道属于哪一类型--人物/场面/趣味性
主体:按照导语定下的风格,把报道要表达的重要信息细致地刻画出来。写法较为自由,结构也没有限制。可以用时间顺序或因果顺序结尾:要圆满自然,最常用的是首尾呼应,如重 ……此处隐藏8005个字……
8新闻特写的种类1人物特写:以报道人物为主,通常配合时事来写。他们的经历必须是有趣、不寻常、值得同情、可以借鉴、或是有启发作用的2场面特写:把新闻事件中最典型、最生动感人的场面,深入细致、绘影绘声地描写,把当时的动人场面于受众面前再现3趣味性特写:一些新闻事件的价值不大,但内容轻松有趣,可以用特写形式来报道。如节日、比赛或展览等。 9新闻特写与消息报道的区别共同点:都是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不同点:消息往往扼要地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特写则抓住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段进行详细描述。 特写虽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但含有主观成分;消息则是纯客观的报道。特写较少用倒金字塔式,多用正金字塔式。消息是一种朴素的描述,特写则需要比较美丽的词藻。
10人物报道及其特点人物报道:是以消息或特写为主要形式报道,反映人物思想和事迹的一种新闻报道方式. 人物报道的特点:篇幅短小,叙事单一,内容、主题集中,时效性强。在选材上,抓取人物活动的一两个场面或镜头,展示人物的本质特征。在结构上,不同于一般新闻和人物通讯,而是取二者之长,常常用一个概括性的导语开头,点出部分事实要点;或从生动的情节、
场面、引语入笔。在角度上,选择一个特定的角度,仔
细观察局部特征,选择一个侧面加以报道。 11人物专访及其特点人物专访:以交谈和问答为主要形式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观点、精神风貌等进行深入展示的一种专题报道方式。人物专访的特点1、采访对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权威性。专访的对象是受众关注的人物:新闻人物、权威人士、知情人士,话题是公众关心的问题,有针对性和权威性2、专访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取得重大成果时,参与重要活动时,重要历史纪念日到来时,重要问题争议时。3、专访的主干是对话实录。专访以原始谈话记录为主,具有一定的口述实录性质,话题围绕一个中心,在问答的过程中次第展开。这种谈话是互动的,双方可以有情感交流。
12结合实例论述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1、传播内容不同 新闻报道——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新闻评论——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议论的基础上得出的意见和观点2、传播目的不同 新闻报道——满足公众对事实性信息的知情权 新闻评论——满足公众对意见性信息的知情权以及话语权 3、传播方式不同 新闻报道 ——“用事实说话”,以客观叙述、描写或记录等方式再现事物的状态和来龙去脉,一般不直接发表议论。新闻评论——“直抒胸臆”,以判断、评价、分析、议论等方式直接对客观事物发表看法,但不排除对事实必要的叙述或记录4、传播要求不同 新闻报道——以“真实性”为原则,报道中以讲清事实要素(“五个W”和 “一个“H”)为基本条件新闻评论——以“公正性”为原则,引入事实性信息不要求“五个W”俱全 ,注重时效性与时宜性的统一,讲求前瞻性分析与规律性认识。
13调查性报道及其特点、要素1、定义:调查性报道是由媒体相对独立完成、以记者调查为主要方式、揭示不为人知的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形式。2、特点:调查性报道以暴露或揭丑为核心;以大众所关心的社会的腐败现象、犯罪、内幕新闻以及被某些人企图掩盖的事实为主要目标;它是媒体相对自发、独立地进行的调查采访,并有所发现;它的新闻采制时间与报道所需的篇幅、时长都较长。3、要素:必须是媒体的独立、原创之作,而不是新闻媒体报道的他人行为;其二,它的题材是重要的、公众所关心的;其三,一些人或一些组织企图掩盖的真相或一些不为人知的事实
14调查性报道的写作要求1、准确性2、逻辑性:强大的逻辑链条3、客观性:置身事外的角度、只陈述事实,不做评论 4、朴实性:平白朴实的语言、不用形容词。写调查性新闻不能文学化、情绪化5、严谨性:象律师一样严谨、写作时要留有余地,调查与真相之间永远是有距离的
15新闻评论及其写作要领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做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或节目类型。它包括报纸评论、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网络评论等各种独特样式,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传播媒介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内容及目的的各类评论文章或节目形式。新闻评论的写作要领:观点必须鲜明事实必须准确主题必须集中说理必须透彻16论述人物报道与人物专访的区别1、报道方式与表现形态不同。人物专访属深度报道,主要采取谈话交流的形式,访谈是其主要表现形态。采访地点不受限制。人物新闻报道通常采取消息、特写的方式报道,活动画面加解说是其主要表现形态。穿插的人物采访比较简短,大都在现场进行。2、报道的侧重点不同。人物专访大都以事件为由头,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观点、精神风貌或事件的缘由,报道侧重占是从不同侧面深层次展示人物的特点。是专题性新闻报道。人物新闻大多以人物的新闻活动为依托,侧重报道人物的事迹、行为。
是动态性新闻报道。3、表现元素不同。人物专访在表现元素上以交谈和问答为主,声音元素、主体画面呈现的是以记者和采访对象的交流过程为主,人物的活动画面音乐字幕物质等元素是为了配合专访而运用。人物新闻大都以现场的人物活动画面为主要表现元素,采访的插入往往简短快速,只有少数片段甚至没有。4、报道时机有差异、新闻人物报道体现动态性和即时性,报道时机大都选择在新闻刚刚发生或正在进行之中。人物专访通常是新闻人物活动持续了一段时间或有了一定结果后进行。5、报道长度不同。人物新闻时间短,一般不超过3分钟。
人物专访时间较长,大都在3分以上或更长,因为一定长度的专访才能够容纳比较深层的内容。 17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定义: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连续的报道。报道以时间为顺序,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进程而展开。系列报道定义: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多次、成组的报道。多个独立报道没有因果关系,却有内在联系,集合在同一主题下,是对新闻事实作比较系统、全面、有一定深度的报道。 18结合实例论述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的差异1、 题材的差异连续报道多为事件性新闻,特别是突发性的重大灾难事件的报道。系列报道多为典型经验报道和成就展示等非事件性新闻。2、时效性的差异连续报道注重对事件最新进展,最新状况的跟进报道,在第一时间为观众呈现准确全面的新信息。系列报道在时效性的要求上并无严格要求,各部分稿件主要按主题的需要组合。3、报道序列的差异连续报道必须按照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反响的全过程层层跟进报道。各部分报道之间呈现出因果延续关系。报道是顺时展开的,次序不可颠倒混乱。系列报道则是围绕同一主题所展开的不同侧面,不同方面的报道。它所侧重的是各事物之间的空间横向联系,各报道之间是并列关系,不需要按照特定的顺序排列。4、传播功能的差异连续报道关注事件性新闻,满足观众对事件最新发展的信息知情权。其舆论导向作用是随着事件的不断发展和报道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形成的。系列报道则多是指导性很强的典型报道,其舆论导向作用在报道之初便鲜明体现出来,而随着报道系列的逐渐形成也会得到不断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