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乡镇干部的民情日记
来自基层的声音
──一名乡镇干部的民情日记
2014年4月26日星期一晴
因工作需要,去钱家窑村拍摄设施农业照片,沿安高公路往下走,眼前白茫茫一片,映入眼帘。沿途,全是农民群众开着三马子拉水浇苗的忙碌景象,但他们脸上都是微笑,显得很有精神。在蔬菜交易市场的附近,看到了一位大叔坐在自家大棚口的地梗上,悠闲地抽着香烟,精神很是自若。这时我走过去问大叔,棚里苗子定植了吗?长势如何?家里共有几个大棚?大叔微笑着对我说:“现在辣椒苗子已定植一周了,成活率很高,去年我们建了两个棚收入很高,但现在发展大棚最大的问题还是缺水。如果能再建几个塘坝就再好不过了”。从大叔的说话中我看到了他的满足,也看到了他的希望,农民群众只有真正得到实惠脸上才会有微
笑。
办法:水是我乡发展设施农业的最大制约因素,近几年虽然全乡建了12 座大棚,但离设施农业大发展的供水要求还远远不够,因此建议上级部门加大对我乡塘坝的建设力度,以满足发展设施农业供水,以便引导更多的群众发展设施农业,加快农村发展步伐,切实增加农民
收入。
2014年5月10日星期一晴
在党政办公室与同事们商谈工作的十几分钟内,就遇到了四五位群众拿着手续前来盖章的(合作医疗报销等),基本都属于正常手续。听到的是办公室同志很温和的回答:“哦,对不起,今天会计去县上办事了,印章他锁了,可能回来就五点以后了吧”!同志们的答复虽然很礼貌,很亲切,但农民群众为办一个正常的手续,在这农忙的季节,放下农活,来一趟乡政府不容易啊。同志们让他们坐在办公室喝些水,但群众都是很憨厚的从心眼里也理解办公室同志的忙碌和辛苦,不愿意打扰。天气很热,手续比较急的就只好在院落的一角乘凉等待了。这种现象的确是政府的印章管理在服务群众的体制机制中存在的一种实际情况,如果
不解决,如此下去,再憨厚的群众也会对政府产生不满的。
办法:建议乡党委、政府为更好的方便服务群众,能不能研究决定印章在会计有时外出的情况下,确定办公室第二人负责管理,方便群众正常手续的办理服务,若遇到特殊手续待定后
办理,且对第二人所办理的全部手续建立登记册,以便负责。
2014年5月24日星期一晴
下午三点多,天气很热,和办公室两位同志粘贴“创先争优”活动喷绘宣传牌,对面不远处几位大叔看着我们指点着说什么没听清楚,而这时恰好有两位五六十岁的大叔路过牌下,一位赶着一群羊,一位肩抗锄子,并肩行走。就这这时,我忙中偷闲,不经意听到了一句对话。放羊大叔看了一眼宣传牌说到:“又要让你们党员带头了”。抗锄头的大叔好像很沉稳又无奈地随口答道:“带头是好,但就不知带啥头呢?”简单的一句回答,我脑海中不由得产生
了很多想法:“真的,让作为党员的农民大叔带什么头呢?”
大叔虽然岁数大了,但流露出的党性观念还是很强的,主要是基层党组织很少开展党员活动,农村党员本来就文化水平低,思想守旧,加之平时不学习,党性意识也就逐渐淡了,只知道自己是党员,但不知道怎样发挥一个党员的作用,有时甚至于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老百姓,
也就只能作出这样无奈的回答了。
办法:这一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我认为关键是学习,让他们真正及时了解和知道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本村的发展思路、规划等,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观念,切实履行党员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而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2014年6月10日星期四晴
因“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安排,我的帮扶对象为兰沟村二社的老党员俞义泉,今年67岁,家中4人,儿子患有精神病,老伴今年63岁,孙子上一年级。我带着一袋面,一袋大米去他家时,因腿病不能下地的他听了我的来意后,顿时现出了热情。经过在院子里很短的谈话,他抖出了内心多年的苦水——自己现在对生活没有精神了。因为几年前,儿子因婚姻不幸突患精神病,胡闹胡弄,乱砸乱摔,弄得家里不是样子,现在虽好一点了,但几年来的折腾,使原本生活很自信,很要强的他瘫了。我对老俞进行了开导,劝诫,希望他鼓足信心,好好生活。最后他还是发自肺腑地道出了一句话:“共产党对我真好。”离开老俞家时,他忍着
疼痛,一瘸一拐地送了我一段距离,看到他语塞时的表情,我的心情更加沉重了。 办法:像老俞儿子的这种病情,常年四季要吃药,这项费用对本来就难以维持生计的家庭雪上加霜,这不是一袋面,一袋大米能解决的问题,希望政府能认真调查研究,对属于这种情
况的适当补助和报销药费,以增加他们生活的信心。
第二篇:干部下乡民情日记2014年1月7日,房产管理中心主任***带着领导班子成员驱车近一个小时来到**乡*村的贫困户家中进行慰问。对韩保良、韩大山、韩保新、韩小勇等贫困户、留守户一一带去了食用油,方便面等生活必需品作为过节的礼物,询问了大家的生活难处,鼓励大家要努力生活。对韩有福等致富户询问了致富经验,赞扬其带头模范作用,鼓励他们带领村民走向共同富裕。
来到贫困户的住地,走进了他们的房间,看了他们室内简陋的陈设,***主任心里很不是滋味,不住的感慨“不容易!”,“人们需要帮助,我们的工作做的还是不够,我们还是不够体贴……”他不断的这样自责着,我知道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忙碌,好不容易今天可以休息,但一大早就嚷嚷着要去探望他们,他说年底大家都很忙,但是群众这个时候更需要我们。我们不能懈怠。
韩大山的家里是破旧的青砖房,门口大门是两块木板经历了岁月的摩挲已经露出道道刻痕,放佛是两个老仆人,多少年风雨不改的为他的主人守护那小小的庭院。开门时,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地地道道的农民的脸,憨厚,淳朴中洋溢着满脸的微笑。
“你们是政府的人?我认得你们。”
“韩大山,快过年了,准备年货了么?”
“呵呵,呵呵!”
韩大山乐呵呵的接过***送给他的生活慰问品,挥动着手让大伙进他的屋子。***仿佛发现了什么,把油从他手里拿了过来。
你的身体可又不好了啊,我来替你拿着吧。
韩大山依旧是那样乐呵的笑着,我这时才发现他走路时腿脚有些不灵便。他的身板有些佝偻,头发也白了很多,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走起路来却像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
屋门敞开着,虽然说是大白天,但是屋里的光线依旧很昏暗。里面的东西很少,除了两个水缸几乎看不到什么家具,更不用说什么家用电器了。但是正门口的那张八仙桌子却收拾的干干净净。韩大山坐了下来,
“还是收秋落下的毛病?”***质问他。他不好意思的低了下头,笑着点了下。
“你要照顾好孩子,有困难找党,找政府,不要再这样一个人承担了,你要是身体不好,孩子怎么办,你要多为孩子着想。”
……此处隐藏1269个字……了什么?只要全村人民都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我再苦再累都值”。周支书一番感人肺腑的话语,让我们两人感受颇深。
回到单位后,周支书的话总是萦绕耳旁。那一番感人肺腑的话语,一份真情实意的表达,让我从中收获良多。一个普通的村党支部书记,心里时刻装着的是自己的职责、是本村的发展、是全村群众。有了这样深刻的认识和对村支部书记的敬畏感、责任感,才有了东丽村顺利实现整村搬迁,建设成为新农村示范点的成就。周支
书,你是我们的偶像,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你的精神会激励我们把工作干得更优异、更出色。
农户田地间走出致富路
5月27日(星期天)晴
早早起床,吃完早餐后,我和镇干部肖磊来到东丽村二组村民周秀琴、周艳红姊妹俩家。一到达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十几名村民正穿梭在田间地头,忙碌采摘一串串黑木耳。见到周秀琴、周艳红姊妹俩以后,我说:“你们姐妹俩地栽黑木耳产业做的很出色,我们是慕名而来学习取经地”。周秀琴却幽默地说:“这几天,正值三夏农忙,全村人整天忙碌在田间地头。我们全家人也不能闲着呀!不然我们吃啥、穿啥?饿着了、冻着了那还不要紧,要是让全村人说我们好逸恶劳那可就糟了呦”。我开玩笑说:“我们接到群众举报,指责你们不好好种粮食,却栽种袋料黑木耳,1亩地年收入达好几万元,让他们看着眼红。我们就为此事,专门来走访调查的”。一番幽默的简短对话,顿时让全场人开怀大笑。
我们和周家姐妹姊妹深入交流、攀谈,了解到她们姊妹俩于2014年就外出学习地栽黑木耳技术。学业归来后,她们自己就开始做实验,学种植,完全掌握栽种技术之后,她们于去年种植了24000袋地栽黑木耳,纯利润达4万余元。于是,今年就扩大规模,栽种了6万袋,预计纯利润能达12万余元。介绍到这里,她们专门把我们带领到2楼的阳台上,指着不远处黑木耳栽种区域对我们说:“这几天,正逢下了几场大雨,6万黑木耳菌袋全部结出了菌耳,从这个角度看去,那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然后我们又详细询问了地栽黑木耳生产过程及市场销路情况。
25岁的周艳红很腼腆地回答道:“经过这几年的经验积累,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地栽黑木耳生产技术,成活率达95%以上。我们已和汉中、广元等地的客商签订了长期购销合同,我们在销路上一点都不发愁。我来为大家算一笔账:种植1亩地粮食,就拿最好的年景计算,全年纯收入不超过3000元,但栽种1亩地黑木耳,纯利润达2万余元,是种植粮食的6倍多。在我们这个地方,非常适应地栽黑木耳生长,这个产业的的确确是一项发家致富的好项目。从庙子岭搬到东丽新村后,我和姐姐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在我们的带动下,能有更多的父老乡亲加入栽种黑木耳行列,我们愿意为他们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父老乡亲一起发家致富”。周艳红一番朴实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在场人的心。
返回途中,我被周家姐妹的思想和认识所感染。驻村入户走访的这些日子,也更深刻的认识到科学指导、科学发展对农村经济提升的帮助。所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今后基层工作中,我要俯下身子,成为群众中的一员,将日日琐碎的工作长期的坚持下去,更加热爱基层,真正架好群众和干部的连心桥,也让自己的青春在基层中闪光。
第四篇:干部下乡民情日记范文干部下乡民情日记范文
2014年3月29日 星期五 晴
今天终于挤出点时间,吃过午饭,便带领相关人员深入联系企业丹棱万平纸业有限公司去了解他们的生产经营情况和面临的困难。
丹棱万平纸业有限公司位于丹棱县城东工业园区内,现有总资产8800万元,公司注册资本1680万元。占地面积76.8亩,拥有员工近200人,主要产品为施胶瓦愣纸,年生产能力5万吨,年产值1.5亿余元,年税利超过2014万元。该企业率先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废水循环使用零排放工艺流程,被省、市列为重点关注企业,连续三年荣获丹棱县委、县政府先进企业表彰;连续两年被ms市政府授予“ms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荣获四川省农业发展银行aa+信用等级。
公司正投资7800万元,新建第二条2.5万吨高强瓦楞纸项目,该项目属秸杆综合利用工程,采用热电联产工艺,被列为四川省火炬计划,我见到了正在施工的现场。目前公司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流动资金不足。
通过实地了解,我感觉到这是一家底子很好,发展前景可观的企业,下一步我将积极协调环保、金融等相关部门,将其纳入技改项目规划,向省上争取污染治理和技改资金,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临走时,留下了电话号码,并表示有任何困难可以直接联系,我将尽全力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很感动,说“市委作出的主动作为创一流为民服务当先锋的决定就是好,让他们找到了主心骨,看到了希望”。
第五篇:党员干部民情日记党员干部“进农家、下基层”民情日记
2014年5月21日星期六小雨 早上8点,我带领机关11名同志,从县城出发,前往盐井镇长沟村的“万名党员进农家,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联系点。此行目的,主要是了解农民兄弟的所思、所忧、所盼。
经过几小时崎岖山路的颠簸,我们抵达了长沟村。在村总支两委班子成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上,梁龙翠支书介绍了长沟村目前的基本情况。听了他们的情况介绍,我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感到格外高兴。我对村总支两委班子同志说,这次县委在全县开展的“万名党员进农家,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意义重大,通过“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在村委会听完情况介绍后,虽然天空依旧下着小雨,但我还是决定去走访几户农户,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也送去党和政府以及全局干部职工的温暖和关怀。
首先到了梯子村民小组农户杨美彬家。杨美彬房屋等家居设施简陋。杨美彬不在家,我问他的妻子目前家里情况怎么样,她 1
告诉我,家里主要靠丈夫在外打工补贴家用,今年由于天旱包谷秧都长得不好,可能今年要减产了,等下雨了多栽些红苕代替包谷喂猪才是办法。她还满怀激情地说,现在党的政策好了,国家有救济的时候,对我家都很关照。我跟她讲,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农村养老保险也快启动了,到时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钱都不用交就可以直接领取养老补贴了,在一问一答的了解后,他表示将来等这项工作开始了,他一定及时来参保。
从杨美彬家出来,我们又先后来到吴明贵、吴明芳、毛定贵、蒋运发等群众家中进行走访慰问。
返回的途中,我不断地思考:当地基础条件差,人均耕地少,交通不便,是农村经济发展不快的重要原因;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特别是交通运输、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解决农民就业、养老等现实问题,相关制度还要逐步完善。我坚信:随着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创先争优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广大农村面貌会越来越好,广大农民一定会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zohoo小编推荐其他范文:帮扶干部民情日记
挂职干部民情日记
援藏挂职干部民情日记
乡镇干部民情恳谈制度
乡镇书记解民忧办实事民情日记